搜寻结果

搜寻结果

关键字


排序


时间区段

选择分类


选择领域


关键字筛选




关键字:刘耕睿共8笔

资讯
拓墣产业研究院:云计算厂商迈向转型之路,边缘计算的布局将成决胜点

2018/07/23

新兴科技

云计算服务近年来带动新一波市场变革、拉动数字转型与创新需求,其中,公有云厂商更是扮演市场前锋。根据拓墣产业研究院指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受到重用,以及各项应用全面智能化的趋势,从云计算延伸至边缘计算的技术整合与生态串联反而成为现阶段市场的短板,因而使得云计算厂商纷纷将触角伸向至2022年复合成长率(CAGR)将超过30%的全球边缘运算市场。 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刘耕睿表示,数据的重要性已带动企业对于数字转型的庞大需求,但大量数据却为既有信息系统架构带来沉重负担。云计算趁势而起,从云存储、传输到运算,全面翻新企业的营运思维,造就云计算厂商在近几年的亮眼成绩,以Amazon、Microsoft、Google、IBM、阿里云表现最为突出。 然而,随着云计算厂商的市场话语权与市场驱动力突飞猛进,竞争态势也越趋激烈。当云计算服务逐渐成为企业营运根基,规模化和成本考虑开始浮现,厂商在导入云计算架构时势必进行层层考虑,包含稳定度、成本效益、扩展性、永续经营等皆然,迫使云计算厂商进入杀价竞争和功能完整度的较劲;除此之外,物联网的崛起,让多元开发需求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加,云计算用户现在不仅要将系统上云端,还要求利用云计算进行多样化的物联网应用开发与测试,进一步优化开发成本和快速上线的能力。 靠近数据源,才能掌握需求并创建新商机 面临既有业务的价格竞争与新兴的复杂多元需求,云计算厂商开始延伸既有业务,朝向物联网平台与边缘运算领域扩展。刘耕睿分析,现阶段各大的云计算厂商多已建立自家物联网平台与边缘运算软件,如Amazon的AWS IoT Core、AWS Greengrass,Microsoft的Azure IoT Solutions、Azure IoT Edge等,云计算厂商透过先行创建平台生态、建置完善架构与功能,以及相对应开发工具给予用户,逐步往边缘计算靠拢,试图在已掌握的云计算优势上,建立更全面的云到端解决方案。 过往云计算厂商仅能单方面的收集既有数据在进行后续的应用分析,尽管云计算厂商掌握数据却相对被动,加上数据量庞大又杂乱,后续应用分析反而耗时耗力。然而,当云计算厂商建构起云端至边缘端的开发工具与生态圈后,便能反被动为主动,云计算厂商开始能透过软件与各项API,协助边缘计算厂商能够在同一架构之下,更加全面地掌握自家传感器、终端设备、网关等更加靠近数据源的各方节点。 此外,边缘计算的提升也给予厂商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部署于边缘计算机会,透过各式算法来协助各个垂直领域的升级,透过深度结合云运算、边缘运算与专业领域知识来实现如自动化、自主训练、自主优化的正向循环,而这也代表云计算厂商与边缘计算厂商未来将逐步共同创建新形态运营模式,实现真正创新转型的目标。

资讯
拓墣产业研究院:边缘计算加速AI与5G发展,至2022年市场规模CAGR将逾30%

2018/01/22

新兴科技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有助于降低传统云端架构的运算负荷、提升边缘端的数据与数据处理能力,而传统架构的改变除大幅提升运算效率以及数据应用之外,更有机会进一步落实AI与5G等新兴技术发展,因此在2017年成为市场中热门技术议题,拓墣产业研究院预估,2018年至2022年全球边缘计算相关市场规模的年复合成长率(CAGR)将超过30%。 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刘耕睿指出,过往传统云端架构引领运算市场多年,并带动云端储存、大数据分析等新商机的崛起,但随着更大量、更实时的运算需求兴起,传统云端架构已逐渐无法负荷未来需求;边缘计算则是在如现场端装置、网关等边缘端,融合网络、运算、存储、自我管理等能力,并建立分布式架构,有助于实现设备于现场端的实时反应,并提升数据收集与进阶应用的效率,更能降低过往传统架构所造成的成本消耗。 标准组织与供应链皆已积极布建生态系 由于边缘计算将对市场造成架构与实质应用上的改变,许多标准组织积极订定标准,包括欧洲电信组织ETSI的多重接取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OpenFog的开放雾运算(Fog Computing)、中国厂商华为所主导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都积极且持续地释出参考架构与建立生态系。 除此之外,产业链中的许多厂商也已开始自行推出边缘计算的解决方案,如云端大厂Microsoft推出Azure IoT Edge,将机器学习、进阶分析与AI服务,带向更靠近数据源的前端IoT装置;芯片IP商ARM亦推出Mbed Edge边缘计算平台,协助通讯协议转译(Protocol Translation)、网关管理以及边缘计算;除此之外,产业链中的其余业者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工业计算机、传统制造、开源组织等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推出。 AI与5G的初步落实将仰赖边缘计算的助力 自2017年成为显学的边缘计算,其重要性更是彰显于AI人工智能与5G。刘耕睿分析,过去AI必须仰赖强大的云端运算能力来进行数据分析与算法的运作,但随着芯片能力提升、边缘计算平台成熟,开始可赋予现场端装置、网关拥有较为初阶的AI能力,协助数据初步筛选分析、装置设备实时反应,该优势在工业领域、智慧城市、消费性市场都能让既有服务有进一步的提升,如实时警示、安全监控、语音助理、预防维护等应用的实现。 边缘计算对于5G亦是重要的技术变革,相较于过去3G、4G时代,应用多元且网络需求差异极大的状况将同时发生于5G网络上,因此5G必须拥有针对不同应用而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边缘计算便能提供行动用户更低延迟、更佳网络质量,并让电信商有机会推出更多创新服务。

资讯
2018年集邦咨询全球科技产业发展大预测重点节录

2017/10/26

半导体 , 显示器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今日(26日)于上海喜马拉雅酒店举办“2018年全球科技产业发展大预测”研讨会,以“零部件产业趋势和商机”与“展望产业创新及应用发展趋势”为主题,吸引来自半导体、人工智能、网络通讯及汽车科技产业链厂商的决策层、金融投资机构代表等500余人参与。此次除了邀请集邦科技董事长刘炯朗博士致开幕词,还特别请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专家组组长严晓浪博士出席,分享他对2018年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想法。 大会聚焦内存、半导体、显示屏、LED、5G、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以及动力电池发展等多个热门话题,精彩内容节录如下: 内存产业仍处于供货吃紧格局 放眼内存产品各类别,标准型内存价格预估较去年上涨60%,而行动式内存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推波助澜下已成为份额最高的产品类别,此外,服务器内存也不惶多让,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推动下已经是成长最为快速的产品。 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研究副总郭祚荣指出,全球内存产业产出量今年年成长逼近20%,低于近年来的水平,原因在于各内存大厂对于资本支出保守加上工艺转进趋缓,以获利为导向,至今内存市场仍处于供货吃紧的格局走势。集邦咨询预计,明年内存产业仍是由三大内存厂所把持,产能在各厂不愿意大幅增加下,价格有机会维持高档水位,持续至今不错的获利结构。 人工智能将深度影响半导体产业 目前,全球前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和五大中高端手机芯片供应商都提供和采用了含人工智能加速功能的芯片与应用套件。 集邦咨询旗下拓璞产业研究院研究经理林建宏认为,2018年对半导体产业发展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人工智能正从两种不同的路径影响半导体产业,一个是销售机会,包含新的应用带来新产品与新技术,例如更多的传感器、数学加速器、存储单元与通信能力,落实服务、建设通讯骨干、并同步升级数据中心与服务器。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导入或是工业40的角度来看,新的生产模式正在重塑各半导体公司对“有效产能”的定义。 预计从2018年起,技术带给各厂商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各半导体厂商将因对新生产模式和技术掌握度的差异带来不同的程度的压力与机会。 中国半导体强势崛起引动商机 全球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消费市场,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颁布以来,中国半导体产业迅速发展,“国家大基金”的正式成立更是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推向高潮。 集邦咨询半导体产业分析师郭高航表示,经过3年多的集中发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产业链框架搭建基本完成,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产业氛围也更加浓厚,围绕存储器芯片、化合物半导体、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的产业集群纷纷落地。2018年伴随中国大陆多个新建晶圆厂的导入量产,各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开始上轨运行,由此中国半导体产业强势崛起,将会引动包括CIS、驱动IC、存储器 、功率半导体、MEMS及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在内的多个商机,同时本土设备及材料厂商也会在这波发展浪潮中同步受益。 针对中国半导体蓬勃发展的趋势,集邦咨询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深度分析报告」中,也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对半导体行业的政策规划、资金投资进程,中国半导体上中下游产业链以及重要企业情况等,协助客户更加了解并掌握中国半导体的政策布局、发展动向以及市场变化,提供企业在战略布局上的参考依据。 显示屏产业发展五大趋势关键 大尺寸面板在经历了2016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二季度整整一年的好行情后,其供需状况在2017年第三季度起开始出现比较显著的反转,报价也应声而下。 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研究副总邱宇彬认为,随着京东方105代线开始量产,2018年全年全球大尺寸面板供过于求的比例为85%,较2017年的6%高出25个百分点。 OLED电视方面,随着索尼等品牌的加入,在2017年高端电视的销售中可以说是大获全胜。邱宇彬表示,2018年OLED电视的竞争优势并无太大改变,预估整机出货量将从2017年的150万台攀升至2018年的240万台,而OLED在智能手机的搭载率将从2017年的28%稳健地成长至2018年的33%。 此外,18:9全面屏的普及也開始進入高峰期,邱宇彬预估,18:9全面屏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将从2017年的96%大幅攀升至2018年的362%,无论高端、中端甚至是入门产品,都将浓浓地感受到这股全面屏的风潮。 全球5G产业发展趋势 5G扩大无线通讯覆盖面积、提供更快资料传输速率和降低网络时延,在消费类以外的应用,如交通、工业、医疗等垂直行业扩展。集邦拓墣产业研究院研究协理谢雨珊指出,随着韩国计划透过2018年2月平昌冬季奥运展示5G技术,2018年将成为5G元年,预期各国行动运营商将以更积极态度采用5G技术。 从技术端来看,5G技术涵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及毫米波(mmWave)频率运用,以实现无线整合及架构上突破。由于5G频率高,对于高功率、高密度、高性能的射频元件需求增加,其中氮化镓(GaN)符合其条件,满足5G对功率放大器( PA)高频需求,带动未来GaN市场商机。 另一方面,5G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运用在基地台,促使基地台天线数量成长,加速天线及D2D(Device to Device)核心技术研发。当行动终端在网络升级后,将提高载波技术应用,以及持续提升手机支援的频段,预估手机射頻前端(RF Front-end)元件市场产值从2017年110亿美元,成长至2022年260亿美元。 2018年物联网发展趋势 2017年物联网市场依旧呈现快速成长,各垂直领域也持续深化,其中「智能互动与互连」是2017年物联网市场的亮点,而「智能管理」则是2018年物联网市场的发展重点。在消费性物联网的部分,语音助理开拓了人与装置之间的互动性,也让人对于装置的控制更加直觉,而装置之间更协同的运作方式也成为必要。 集邦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刘耕睿认为,随着语音助理技术的持续推进,消费者对于消费性物联网装置的接受度将持续攀升,预计2018年将会有更多基于语音助理的产品服务推出;非消费性物联网的部分,边缘运算的导入让底层硬件更具运算能力,可协助如工业领域现场设备端有更快的反馈与反应机制,也进一步降低资料传输与使用云端相关的成本,边缘运算预计将成为各行各业积极布局的技术之一。当相连装置数持续增加、智能功能越来越多、系统效能也不断上升的同时,如何进行有效率且有智能的管理将成为关键,复杂的物联网架构将朝向易开发、易扩充以及易维护的方向迈进,整合式的智能管理将成为物联网市场迈向下一里程碑的重要关键。 苹果推动Micro LED与OLED屏幕抗衡 OLED显示器俨然成为了高阶手机的标配,然而受限OLED产能以及三星的控制,苹果势必要发展替代的显示技术来与之抗衡。集邦咨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研究协理储于超介绍,Micro LED技术便是苹果正在研发中的次世代显示技术。由于苹果的布局掀起了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也争相投入该技术开发与收购标的。然而该技术门槛相当的高,并且技术范畴横跨了半导体,面板,与LED三大领域,因此需要跨领域的厂商跨界合作。 Edge Computing的崛起催化各项AI应用在2018落地 集邦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林贞妤指出,为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智能工厂等AI应用发展,2017年AI的发展重点快速自Cloud Computing(云计算)移至Edge Computing(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的崛起,让AI能在某些缺乏或不适用"云"支持的状态下,依然能够导入应用或正常运行,以催化各项AI应用在2018年的实际落地时程。 云运算与数据储存为亚洲服务器代工厂迎来机会 物联网与AI时代下,服务器需求与日俱增,但人工智能与高密度运算的服务器架构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分析师刘家豪预测,随着产业结构改变、服务器运算单元的进步,亚洲服务器代工厂迎来发展机会,简而言之,诸如华为、中科曙光、浪潮与台系服务器厂等皆能因此得利。 自动驾驶驱动全球车辆产业发展 集邦咨询资深顾问白忠哲表示,汽车已由过去的动力机械,转变为目前的电子化车辆,未来更朝向智能化与自动驾驶发展。这一背景下,车用传感器的融合应用、巨量数据的处理、更成熟的人工智能演算法使得自动驾驶的落实值得期待。当然,自动驾驶普及也有“难关”要过,它需要消费者信心的建立、法律的建全与基础设施的完备等条件相互配合。 2018年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及商机 2017年中国产业升级进入了新的纪元,全球车辆产业因为中国的双积分制度政策草拟,对于新能源车的看法从区域内发展的想法,扩及至全球汽车产业以及电池产业的长远布局。根据集邦咨询的统计,2017年新能源车电池用量预估超过37GWh,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约17GWh,新能源客车合计约15GWh,新能源乘用车依旧稳定增长(yoy:25%);2017年成长最为快速的仍是物流车,随着新的补贴名单出炉,目前复合成长领先其他车种(yoy:50%),预估2018年成长将恢复稳定的成长模式(YoY: 31%)。 从电池方面来看,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资深研究经理吕理舜指出,随着三元电池材料发展逐步成熟,在车辆应用的渗透率也在近年显著的提升,乘用车已逐渐从2015年45%提升至2017年70%的渗透率;客车的使用在目前,考量到产品价格与需求特性,仍以磷酸铁锂为材料主流,但预料2017年三元材料占比也将提升超过10%。从目前的补贴标准与产品供应主流来看,电池产业已进入一个大者恒大的局面,未来除了异业结盟的供应模式持续创新外,产品的规格提升演进将是继续存续在市场的关键;钴金属价格在2017年创下了近五年的高点,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长期多头局面。

资讯
集邦拓墣大预测研讨会:移动互联应用快速发展,创新科技需求稳健成长

2016/11/10

通讯 , 新兴科技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科技今日(10日)于台大国际会议中心101室举办集邦拓墣2017年科技产业大预测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精彩内容节录如下: 2016年全球车市销售有望突破9000万辆 2016年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开始恢复稳定成长,包括中、美及欧洲等地汽车销售预估将年成长5~8%,全球车市年度销售有望突破9000万辆,2017年持续稳定成长。拓墣预估2016年全球电动车销售也有机会达到95万辆的高峰,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销售占比超过50%,美国市场也因销售止跌回升,表现亮眼。 拓墣车辆电子分析师张仙平表示,由全球车电产业发展趋势看来,车联网与自动驾驶将持续延烧,其影响主要来自车辆产业链的转变。当车辆产业发展的壁垒被突破之后,让其他产业纷纷踏入车辆相关产业链,或进行异业合作,从分享经济与车辆服务的结合可见一斑。 5G世代将重新定义2017年移动终端功能 随着电信业者及网通大厂积极布建5G移动网络及终端设备测试,将驱动智能手机迈向多层次服务。在大数据、云计算逐渐发展成熟下,智能手机功能升级搭配虚拟现实应用持续渗透至各领域,使2017年移动终端功能将被重新定义。 拓墣资深经理谢雨珊表示,2017年移动通讯应用服务将以移动健康、移动支付、移动生活为发展主轴。其中,健康医疗应用仍以健身类APP占大宗,而在移动支付兴起下,指纹识别将持续为全球生物支付主流应用。移动生活方面,业者积极布局跨载具智能家庭服务,车联应用服务2017年也将更强调个人化,包含娱乐、胎压监控等安全系统应用。 物联网仰赖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成市场新亮点 物联网技术发展至今,持续朝改革商业模式与创新服务模式努力。为达改善与创新的目标,势必借力于大数据应用,从数据分析中获得洞察(insight),并以此了解过往商业运作中无法发现的盲点,其中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的重要性更受市场热烈讨论。 拓墣物联网分析师刘耕睿指出,大数据所带来爆炸性的数据量已非企业传统IT架构所能负荷,因此IT架构的革新将成为未来企业所重视的领域。此外,在各式创新发展之际,人工智能也因深度学习技术的精进再次被重视,未来有机会以高度智能的算法协助人类在各领域中进行决策,并达到智慧自动化的可能。 2017年~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年复合成长率达21% 拓墣光电暨创新技术资深经理柏德葳表示,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机器换人”的趋势之下,预估2016年销售量将成长至9万台。由于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与密度仍远低于全球平均,且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与多数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仍以大量人工生产为主,再加上庞大的消费性电子组装产线需求,可见中国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仍相当大。 拓墣预估2017年、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分别为11万台、16万台,年复合成长率为21%,2019年时将有近4成的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往中国市场。 2015~2020年全球医材市场规模年复合成长率为53% Trendforce生物科技分析师刘适宁指出,2015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达1万亿美元大关,预估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15万亿美元,2015~2020年年复合成长率为68%。其中,人口成长与经济实力提升使新兴国家药品市场成长力道强劲,新兴市场的药品需求重心渐从感染疾病移动往非感染性疾病。 医疗器材部分,TrendForce预估2020年全球医材市场规模可达4845亿美元,2015~2020年年复合成长率为53%。在美国健保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施行后,医材发展逐渐转往价值导向,更注重切入未满足医疗需求的核心及降低医疗支出。 此外,由于多国投入精准医疗或人类基因组计划,预期将带动次世代基因测序(NGS)仪器与试剂、基因检测服务、诊断应用开发等产业相关业者蓬勃发展。

资讯
TrendForce:全球趋势引领产业革新,2018年智能制造市场规模达2500亿美元

2016/01/19

新兴科技

在各国政策积极推动、各项技术逐步到位的联网时代下,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转型已势在必行,目的在降低生产维护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因应弹性生产及解决缺工等议题。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2018年全球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相关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美元。 拓墣物联网分析师刘耕睿表示,目前智能制造的三大发展趋势分别为制造业服务化、标准技术制定与智能管理建设。 因应大量客制化需求,制造服务业趋势兴起 传统制造业多以扩大经济规模及成本降低作为生存手段与竞争优势,然而互联网及物联网兴起彻底改变既有模式,弹性化、客制化需求充斥市场,朝向少量多样且大量客制化趋势迈进。 此外,以产品为核心所衍生出各种增值服务也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目前常见的服务模式有以产品进行延伸,或是以解决方案角度出发。如奇异公司(General Electric)分别提供飞机制造商与航空公司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提供飞机制造商以零组件为主的维护与预防维修服务,另一则提供航空公司飞行数据分析、燃油管理、机队管理等管理优化服务。 标准技术订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现阶段智能制造技术多独立运作且多元复杂,因此标准化的沟通技术、接口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关键。刘耕睿指出,技术标准订定成为各国以及各家厂商的必争之地,若拥有国际技术订定权,对未来智能制造或智能工厂的发展将有实质影响力,进一步成为市场领先者。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皆积极布局,组织联盟的代表如开放互连联盟(OIC)、工业物联网联盟(II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刘耕睿进一步指出,制造业流程复杂、不易整合,各区域制造业型态也有所差异,所以因地制宜、在地化的标准协议仍有必要。然而台湾碍于市场规模,发展自家标准协议并不一定有其优势,因此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争取发言权,避免落后于世界潮流而错失商机。 新兴科技与大数据形成的智能管理建设引领产业革新 智能制造是由前端感测、物联网沟通技术、虚实整合系统、云端运算以及大数据分析所构筑而成的生产模式革新。前端感测负责设备系统内外的监视与数据收集,由网络传输至云端进行运算、分析与归类形成商业逻辑,再将运作指令下传至现场生产设备,藉由虚实整合系统的优化生产与智能化配置,配合物联网沟通技术来让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拥有多方协同、自我感知调控以及未来事件预测的能力。 刘耕睿表示,前端感测布建关键在于低成本、长时间以及耐环境,物联网系统在于多元复杂的系统兼容与沟通技术,云端运算及大数据分析在于数据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模型算法的精进,而虚实系统整合则是串接所有技术与导入现实生产的重要关键;整个智能化过程将重新塑造制造业的管理机制,更会从此改变产业链的样貌。

  • 第1页
  • 共2页
  • 共8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