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收购东芝品牌,为笔电市场带来沈寂已久的并购话题,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指出,夏普过去在笔电市场着墨有限,本次并购案预料将牵动夏普背后鸿海集团的战略布局。此次进军笔电市场,将能完善鸿海集团的互联网蓝图,同时也能扩张鸿海集团在笔电代工的版图。
回顾东芝品牌在笔电市场的表现,2011年出货规模曾达1,750万台,市占率高达8.8%。可惜随着笔电市场饱和,东芝不敌对手低价竞争冲击,2017年出货量仅不到100万台,市占率萎缩至0.6%。然而,即使出货规模江河日下,东芝仍以日系品牌之姿,立足商务与欧美市场,其高质量形象仍保其价值,这或许也是夏普本次与其联姻的部分动机所在。
WitsView指出,事实上夏普过去在笔电市场的着墨有限,因此推测本次并购案后续将与鸿海集团战略布局相关。从鸿海集团布局来看,FII(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后,凸显鸿海布局互联网的企图心,传统笔电跟网络的结合或许有些乏味,但在5G即将翻转移动网络世界的同时,做为终端之一的笔电预期将与其擦出火花。
而就业务拓展来说,鸿海一直以来在笔电代工的成绩并不亮眼,2017年的笔电代工量约469万台,占全球笔电代工比重仅2.8%。鸿海笔电代工过去仅拥抱苹果,规模难有成长,未来若加入夏普东芝这一品牌的养分,对于鸿海笔电代工业务的扩张不失为一条快捷方式。
另一方面,2017年夏普电视品牌在鸿海集团的支持下取得亮眼的出货成绩,此次东芝品牌被并后,是否也能有同样的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WitsView分析,鸿海集团虽然当前拥有夏普龟山、群创台南等笔电面板专业生产基地可供调达,然而面板在笔电整机的成本仅占10~15%,远不及电视的60~70%,因此若要杠杆面板资源重建品牌威望,在笔电市场的利基点相对薄弱。再加上鸿海集团对于包括CPU、存储器、固态硬盘、传统硬盘等更关键笔电零部件的掌握度仍相对有限,因此想仿效电视模式经营笔电品牌,在成本上仍存在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