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结构的快速老化,导致看护人力短缺,因此包含科技大厂松下和汽车大厂丰田等都瞄准这一波银发商机,争相跨界开发看护机器人。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与经济产业省于2015年1月23日公布为期5年计划的「机器人新战略」,包括制造/服务、照护/医疗、农林水产/食品、基础建设/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其中用于照护/医疗所编列的预算最多,将近53亿日圆,占日本2015年机器人相关总预算的33%。
拓墣产业研究所产业顾问柏德葳表示,具备价格优势的穿戴型机器人将会成为日本看护机器人市场成长与普及的主要动能。2015~2035年短短20年,可协助自主行动的穿戴型机器人将是整体看护机器人市场最大宗,主要因素就在于多数银发族与失能者需要的是一套价格在可接受及负担的范围,安全可靠度高的看护机器人产品。此外,看护人员同样也是需要一套可省力、避免职业伤害的穿戴型机器人,以给予更有效辅助日益吃重的看护工作。
目前为止在日本所获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看护机器人种类并不多,但已有为数不少在开发阶段或接受临床试验评估,现阶段仅有日本Cyberdyne HAL外骨骼机器人(又称穿戴型机器人)拥有取得日本、欧洲法规认证与销售实绩。虽然2014年起Activelink、Innophys等日本新创厂商陆续发表多款穿戴型机器人,加上先行的本田、丰田等日系车厂历经多年投入资源研发,现阶段日本穿戴型机器人产品发展至成熟阶段。穿戴型机器人功能单一,价格却不到多功能看护机器人的百分之一,因此较能吸引消费者采用。
柏德葳进一步表示,2010~202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增加730万人,高龄化比重从23%提高至30%。在日本看护人力方面,2010年约有130~150万人投入,预估至2025年则需约250万人看护人力,才足以应付其银发族看护需求,也就是说对于价格便宜的看护机器人的需求将随之水涨船高。日本政府期望透过「机器人新战略」,加速推动价格更便宜的穿戴型机器人的发展进程,解决看护市场人力不足的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