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洞察

TrendForce:两岸太阳能厂商积极海外布局,成本与出海口仍是关键


17 September 2014 能源 黄公晖 / TrendForce

台、中、美的双反初判已月余,相关效应仍持续延烧,其中海外布局成为两岸厂商共同策略目标。TrendForce旗下绿能事业处EnergyTrend研究经理黄公晖表示,中国厂商在近两年内就已面临了中美、中欧的贸易争端,因此在海外布局上也较早规划,如中电光伏在土耳其设厂及昱辉阳光采取全球布局在日、韩、印、波兰等地的代工模式,都是藉以突破贸易战争的课税限制。近期内因应中、美新一轮的双反,包含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等都选择在南非建置100~120MW的模块产线。其他包含英利、尚德等也都传出在海外第三地增加产能的计划。

台厂也在今年被纳入新一轮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中,虽终判仍有税率更改的可能,但在销售与价格的双重压力之下,陆续实行海外生产。目前台厂布局,除了已明朗化的太极能源选在越南增设电池片与组件产线及升阳科在马来西亚投资电池片产线外,另有厂商规划显示,台上游厂商可能会选择在泰国建置组件产线,其他电池片业者也有计划在美洲建置电池片或是组件产能,初期规划则落在100~200MW左右。

综观全局,海外生产虽可避免目前的贸易争端以及课税,但随之而来成本也可能因为经济规模较小以及当地劳工成本有所上升。黄公晖进一步指出,在厂商的规划中,多数除制造成本考虑外,更考虑当地需求以及全球策略布局。但成本仍是太阳能产业中最重要的关键,因此多数厂商的布局都以新兴国家为主,且这些国家多以租税等优惠吸引厂商投资,是否真正具有开发太阳能市场的潜力则有待商榷。

目前海外第三地,例如韩国、马来西亚等不受双反影响的电池片约在US$0.40~0.42/W之间,相较于台厂价格高出20.5%,约等同于茂迪的税率,形成价格的天花板。台厂过去积极在电池片端发展,虽已在全球建立了主流中较高转换效率的地位,但因处在供应链中段,有限的出海口使台厂面临更大的需求波动,因此在此次新一波的海外建厂中,包含不少厂商更积极拓展组件产能,以期更接近出海口。

本周现货市场价格

时序逐渐接近第四季,各国抢在年底前赶装的需求更加明显,但本周供应链价格相对平稳。多晶硅业者正在酝酿一波涨价,虽有试探性价格,但仍维持平稳,多晶硅维持在US$20.34/kg;硅片部分维持平盘,但低价货源减少,酝酿十月连同多晶硅一起调价;高效多晶硅片小幅波动0.1%来到US$0.935/piece;标准硅片维持上周价格US$0.898/piece;单晶硅片亦维持均价US$1.17/piece。电池片部分因产能上有空缺,价格在区间游荡,台厂均价US$0.335/watt;陆厂电池报价则缓慢加温上涨0.64%到US0.314/watt;组件价格则上涨0.53%来到US$0.572/watt。


上一则
TrendForce:电视面板报价续强,IT面板却进入关键十字路口
下一则
TrendForce:中国颁布新政策,加大分布式光伏市场成长力道
Baidu
map